第2章 叠方块的基本方法
● 地形适度凹凸,整体平整
|
|
|
地形起伏大,填不满,你就会死。 你当然不想死,那就在地形变得棘手之前,弄平它。 2格深的坑有3种方块能填。7种里来3种,概率接近一半,期望很高,但是这种2格深的坑多了也很棘手,因此早点填掉为妙。 2格深且一边是3格高墙的坑有2种方块能填,用优先度最高的方块来填充。 深度到达3格时,等红棍子吧。 |
|
|
|
这些必须放在最前面讲。 对没有凹凸的平地,放置绿Z块和紫S块将会不那么顺利。 地面凹凸太细的话,放置黄O块会很麻烦。 |
● 躺好方块
|
|
过于不平整的地形会让你填不过来,太平整的地形也可能带来麻烦,我们的目标是保持一个适当凹凸的地形。 人们常叹:“我有很多深坑要填,真麻烦”。让我们从练习放置好方块开始。 放置好紫S块和绿Z块尤其重要。 在这个例子里面,S,Z,J和L都应该尽量横放。 |
|
|
|
|
左图,这样放的话,你只能等I了。 |
|
|
所以你应该把它们横放,这样之后就可以有更加多的选择。 不要过分拘泥于“填掉低处的空隙”的想法。 |
● 记住NEXT的颜色的对应图案
如果你逐渐开始熟悉堆方块了,你会看“NEXT”,边堆边想下一个方块该怎么放,养成准确判断NEXT的习惯。
要用眼睛的余光去把握NEXT,TGM系列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快,预先思考下一个方块有利于及时处理。
・NEXT显示时,比较地形,确认该把方块放在何处
↓
・提前把握好放这个方块的规则原理,并正确处理
↓
・方块出现后,瞬间操作,快速放好方块
可以说,跟不上节奏就不行。
|
|
绿Z块或紫S块可以连续堆叠,填两格宽的坑经常要用这招。 绿Z块扔下去后,不看地形就知道要“继续等绿Z块”。 水色T块能提供把等绿Z块改成等紫S块的便利。 等绿Z块的间隙里,可以用等紫S块来代替。 |
|
|
还可以用蓝J块或橙L块连续堆叠。 在这种场合下,红棍子能替换等待目标。 |
● 用已出现的方块解读尚未出现的方块
TGM系列的内部调整很好地平衡了未出现的方块。
很少会连续来相同的方块,即使某种方块很久没有出现过。
因此,即使NEXT里还没显示,也是能预见的,例如“黄O块最近都没来,应该马上要来了”。这对提前计算放方块的位置很有利。
|
→ |
|
|
“凸形底部的三格宽坑”是一种机会较多的结构。 水色T块出来时,是去等橙L块还是等蓝J块呢,这是个问题。 (据说蓝J块来过之后,来橙L块的概率比再来蓝J块要高出三倍) |
|
|
|
还要注意,这种形状还能在绿Z块或紫S块刺入后等红棍子。 反过来,红棍子先来,就可以在任意一边改出两格宽的坑。 准确判断是要等绿Z块还是紫S块,甚至可以借助解读未出现的方块,考虑等待其他的方块。 如果凸形底部的三格宽坑还没高到三格,三四两列落差只有两格,可以把蓝J块放下去。 |
【上一章】 |
【下一章】 |
|
【回到目录】 |